遗传性脑白质病变亚历山大病

文章来源:脱髓鞘性脑病   发布时间:2016-11-29 14:29:45   点击数:
  

亚历山大病(Alexanderdisease,AD)又称纤维蛋白脑白质营养不良、巨脑性婴儿脑白质营养不良,于年由Alexander首先报道,是一种少见的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性疾病。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。致病基因为GFAP基因,突变类型以点突变为主。

临床表现及分型:

起病年龄不同,临床表现亦不同,分为婴儿型、少年型和成人型。婴儿型:较其他型多见,起病年龄从生后数月到2岁,多数病例头部缓慢进行性增大,智力低,精神运动发育迟缓,常有抽搐发作,痉挛性瘫痪,可有脑积水,常在幼年死亡。少年型:7~14岁起病,主要为进行性智力倒退,甚至痴呆,运动功能障碍,痉挛性瘫,可见进行性延髓麻痹。成人型:成年后任何年龄均可起病,部分患者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较轻,部分患者间歇性出现神经系统功能障碍,有时可与多发性硬化混淆。

病因及病理:

AD是由于星型胶质细胞功能异常导致脑内罗森塔尔纤维(rosenthalfibers,RF)沉积引起脑退行性变。RF在脑白质中更密集,特别是在额部白质、基底节、丘脑与下丘脑最为显著。RF在血管周围软膜下和脑室周围多见。AD各型的病理改变相同,均为RF积聚。婴儿型可见脑外观体积增大,硬化,均匀白色,质地松软,晚期大脑明显萎缩或结构破坏。组织学显示弥漫脱髓鞘,白质稀疏,RF密布在血管周围。也可在某些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见到RF,但其量少,且不伴有胶质细胞增生和脱髓鞘,易与AD鉴别。RF的主要成份是蛋白质,含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。

近年研究表明,3种类型AD患者均存在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基因突变,该基因位于17q21.31,有9个外显子,编码含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。近年全世界对60例AD患者进行了GFAP突变分析,其中57例(95%)存在该基因突变,其中18例(30%)为79位点改变。Meins等推测,突变后的GFAP可能会发生异常的自身聚合,在星形细胞内大量积聚形成RF,最终导致星形胶质细胞功能受损。

诊断:

AD缺乏生化标志,病理是确诊最可靠的手段,但尸检和脑活检不易被患儿家属接受,多年来,学者们在不断探求简单易行又无创伤的确诊方法。MRI是较理想的检查脑白质病变的方法,能较好地反映脑白质病变时各不同时期的病理变化。中国医院自年引进MRI以来,20年间陆续发现了多种脑白质病变患儿。因AD临床类型不同,病情轻重和病期不同,头MRI所见有所不同。根据MRI特点结合临床确实可以使AD患儿得到早期诊断。潘恩源等指出,AD在开始时,额叶白质CT呈现低密度病变,MRI呈长T1长T2信号,随疾病进展,病变向后方顶叶、内囊、外囊扩展,在早期即有周围白质受累,因RF在血管周围积聚,破坏血脑屏障,做增强时产生强化。巨脑是脑内容物增加引起,故脑室相对较小。如RF积聚使导水管狭窄,也可引起脑积水。头MRI在AD早期诊断价值卓著,在病程的其他阶段诊断价值如何,也有学者进行过观察评估。

诊断标准

年,Knapp等根据临床不同阶段MRI所见结合病理综合对比分析制定出ADMRI的5项诊断标准:

(1)以额叶为主的广泛脑白质异常;

(2)脑室周围在T1加权像上有环形高信号,而在T2加权像上有环形低信号;

(3)基底节和丘脑异常;

(4)脑干异常,特别是累及了中脑和延髓;

(5)一个或多个结构(包括脑室周围、额叶白质、视交叉、穹窿、基底节、丘脑、齿状核和脑干)的对比强化。

5条标准中符合4条即可确诊为AD。

治疗及预后:

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,以对症治疗为主。婴儿型及少年型预后极差,多数为致死性。

遗传

当先证者突变明确后,可进一步检测父母基因,以明确突变性质和来源,并为未来可能需要的产前诊断做准备,避免再次生育患病后代。

备注:本文已获得“遗传与疾病论坛”的同意转载,图片来源于网络。

如果您对此话题感兴趣,欢迎留言。

长按可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白癜风的发病原因
白癜风最先进治疗方法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ewuqm.com/yszl/1871.html